西部新农人网讯 “王阿姨,来,你坐好,我再帮你检查一下眼睛……”2月10日,渭南市第二医院眼科主治医师张敏刚下手术台,就直奔王凤芹所住的病房。这一天,是王凤芹出院的日子。
左眼、右眼,再左眼、再右眼,经过一番仔细的检查,她叮嘱道:“阿姨,回家后一定要注意用眼休息,每天记得按时滴用眼药……”“好好好,记下了记下了,我娃不用惦记姨了……”王凤芹感激地拉住张敏的手说。
王凤芹今年66岁,是临渭区官道镇小什村建档立卡的贫困户。近3年她的视力越来越差,右眼几乎完全看不清东西,已经不能下地干活了,家里境况也越来越差。亲友们经常劝她去医院手术治疗,可是王老太说什么也不肯去。究其原因,王老太心里一阵酸楚:“我老伴儿是脑梗,还患有高血压,常年需要吃药,身边也离不了人,孙女还要念书,家里地里都得靠我一个人忙活,我没空也没那闲钱去看病……”
“小病拖,大病扛,扛不过去见阎王。”王老太无奈地把自己的困难用村里流传的一句顺口溜来概括。然而,临渭区1月5日下发的《临渭区因病致贫家庭医疗费用兜底补助工作实施意见》让她绝处逢生。
“现在,政府为大家健康兜底,贫困户住院不用花钱了!”她的“家庭医生”———市第二医院包联救助因病致贫家庭的医护人员曹俞洁亲切地为她介绍政策:“根据规定,因病致贫家庭成员住院产生的医疗费用在享受新农合、大病保险、民政救助后的自付费用部分,实行分段按比例补助。不设起付线,自付费用在1万元(含)以内兜底补助比例为100%;1万元以上至3万元(含)兜底补助比例为95%;3万元以上至5万元(含)兜底补助比例为90%;5万元以上的补助比例为85%。阿姨,像你这样的病,算下来就是‘零支付’。”
面对这件突如其来的“大好事”,王老太激动得热泪盈眶。
2月6日,在曹俞洁的陪同下,王老太顺利入住市第二医院进行诊疗。2月7日,主治医师张敏为她做了白内障手术。此次住院一共6天,总计花费4790.75元,按照相关政策,其中新农合报销2667.34元,民政低保补偿466.78元,剩余需自付1656.63元,临渭区健康扶贫兜底基金全部予以报销。
看病不花一分钱,王老太还是第一次遇见。她感动地说:“现在生病住院的‘老大难’问题解决了,我心里不知有多高兴,再也不用熬煎日子过不前去”。
“只有全民健康,才有全民小康。所谓兜底就是要减轻困难群众看病的负担,给困难群体吃定心丸。”据临渭区新农合经办中心主任张百成坦言,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最“抽底火”,不断需要支出的治疗费用让贫困户“雪上加霜”。他介绍,目前临渭区因病致贫建档立案的贫困户有2757户8822人,王凤芹就是其中一位。为让贫困群众看得起病,推进健康扶贫工作深入开展,从今年1月起,临渭区成立了全省首家健康扶贫基金,对辖区因病致贫家庭医疗费用实行兜底补助。
据悉,该基金由区财政补贴、社会和全区财政供养在职人员募捐三部分组成,目前已筹集1000万元,实行专项资金专户管理。截至2月16日,已有14位患者的补助打到他们的医卡通里,还有6位患者正在办理中。
责任编辑:张伟
- 大荔县冯村镇“园区+科技+贫困户”模式 强力推进精准扶贫工2017-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