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市场监管 > 品牌风采 >
分享

  西部新农人网讯 “互联网+”的热度持续升温,很多行业都在千方百计地要和互联网加一下,农业也不例外。而且相比其他一些行业,农业和互联网“联姻”更具实际操作性,互联网的新技术、新理念,正在给农业带来意想不到的变化。

  农业展会蓬勃发展,推动“互联网+农业”

  自2008年开始,在农业部、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和会展经济研究会的大力支持下,农业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在农业展会领域率先开展了品牌建设工作,其中一项重要举措就是对在中国境内举办的农业展会活动进行分类认定。

农业观察:走入农业展会,“互联网+”能否改变我国农业发展现状

  2009-2015年,先后组织认定了4批共计274个农业展会项目,其中5A级展会从2009-2010年度的4个增加到了2015年的8个;4A级展会从6个增加到了19个;3A展会从10个增加到了25个。

农业观察:走入农业展会,“互联网+”能否改变我国农业发展现状

  我国农业展会能如此蓬勃发展,一是得益于办展组展服务平台数据库化管理,二是招展招商以互联网大数据平台为重要的推送媒介和参考依据,三是办展机构与农业互联网企业的结合日益密切,农业互联网企业也在探索与农业展会更高效的合作方式。

  自2015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互联网技术开始与更多产业进行结合,互联网发展进入“产业互联网”阶段。

  同年,“互联网+农业”的概念开始在各大新闻媒体、政府相关机构、涉农人群以及农业展会频繁出现。其中,对“互联网+农业”的推广与普及作用最大的当属农业展会,因为农业展会的特殊性、专业性,参会的人员非种即农,并且对当前传统农业在新时代中发展所遇到农业技术推广难、农民种植难题多、农资销售难、农产品易滞销等诸多农业顽疾深有体会。

农业观察:走入农业展会,“互联网+”能否改变我国农业发展现状
农业观察:走入农业展会,“互联网+”能否改变我国农业发展现状
农业观察:走入农业展会,“互联网+”能否改变我国农业发展现状

  进入到2016年,农业展会与“互联网+”的结合更加密切,农业互联网企业纷纷携具有代表性的农业互联网产品积极参与全国主流农业展会,向参会的广大农业人群展示农业互联网产品的特色功能。

农业观察:走入农业展会,“互联网+”能否改变我国农业发展现状
农业观察:走入农业展会,“互联网+”能否改变我国农业发展现状

  农业展会仅是“互联网+”在农业领域的一大表现,“互联网+”在农业技术推广、农业信息交流、农产品展示等方面也已取得成效。

  但当前发展互联网农业依然面临观念转变、商业模式的构建等难题。农业拥抱互联网,不仅要利用互联网来改造农业,同时发展模式也要符合农业本身的特征,在农业与互联网的碰撞与融合中也要找到互联网时代的商业逻辑。

  明确思路,“互联网+农业”究竟要加什么?

  首先要把互联网和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紧密加在一起。例如,传统耕种只是凭经验施肥灌溉,不仅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也对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构成一定的危害。利用互联网技术,可以使种植方式变得更加科学、精确。互联网技术进入育种、栽培、灌溉、收割等农业生产环节,倒逼农业经营者发展精细农业,促使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发生根本变化。如今,这种变化正悄然发生在我们的身边。

  其次要把互联网和农产品加在一起,最主要的是要发展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的电子商务。这里需要纠正一个误区。农业的电子商务不能简单理解为帮助农民销售农产品,或者购买生产资料,更重要的是要建立以消费为导向的农业产业体系,即要从过去的“农民生产什么卖什么”,转到“消费者需要什么我们生产什么”的模式上来。

  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充分利用现有互联网资源,构建农副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公共服务平台,建立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衔接机制。要加快推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无线射频识别等信息技术在生产加工和流通销售各环节的推广应用,强化上下游追溯体系对接和信息互通共享,不断扩大追溯体系覆盖面,实现农副产品“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可追溯,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可以预见,当更多农业互联网企业、农业互联网产品进入到传统农业,必将给我国农业转型带来契机。但发展互联网农业需要个过程,我们更应该思考如何能不急于求成、拔苗助长的让农业互联网产品又快又好地融入到农业人群当中,改善我国农业落后现状,助力加速我国农业成功转型。

责任编辑:张伟

相关阅读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