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市场监管 > 特别推荐 >
分享

3月14日,陕西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发布了2021年十大消费提示。其中,直播代购、预防式消费等榜上有名。

一、直播代购成风潮,保持理性勿冲动

直播带货生动形象,代入感强,消费者很容易冲动付款。直播带货夸大宣传、诱导冲动消费、产品质量不合格、售后退换货服务不到位等现象,成为消费者投诉的突出问题。

省消保委建议消费者保持清醒和理智,避免冲动下单,盲目消费。在选购时,尽量选择正规电商平台和信誉好的主播,商品品质和售后服务才会更有保障。

二、装修公司看实力 消费者避免上当

近年来,装修企业虚假优惠、忽悠消费者交付定金和工程款。收钱后,不守合同,拖延工期等问题成为投诉热点。

省消保委建议消费者选择装修公司时,要选择信誉口碑较好、成立时间相对较长、资质和经营情况优良的装修企业。不要轻信宣传和承诺。签订合同前,请仔细了解条款及内容是否清晰、详细、公平合理,装修款不要一次性支付,要随着工程进度分期支付。

三、购买汽车 选正规店家才放心

省消保委建议消费者购买汽车时,尽量选择正规汽车4S店。购车前,仔细查看购车合同条款。提车时,注意查看各项随车手续是否齐全,对车辆外观、功能质量进行查验,发现问题及时保留证据积极维权,依法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免受侵害。

四、售后服务有猫腻 查真辨伪免损失

一些不法商家和个人利用网络搜索平台、电话查询平台,冒充厂家售后客服电话、品牌售后维修、官方维修人员,对故障家用电器小病大修,高额收费等现象成投诉热点。

省消保委提醒消费者,通过产品说明书、品牌官网查询授权售后联系方式。在网络搜索平台查找厂家售后时,请注意甄别是否为官方授权售后服务。消费者亦可登录中国消费者协会官网,点击“售后服务电话查验宝”,搜索品牌或厂家名称查询相应品牌的售后服务电话。

五、注意保护个人信息 谨防泄露风险

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往往需要向商家提供个人信息,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这些信息面临被泄露的风险。

省消保委建议消费者在消费时,要注意保护自己个人信息安全,除非必要,不填写提供个人详细信息资料,不轻易扫来源不明的二维码,不随意提供验证码,不下载不正规的小程序。

六、网贷平台有陷阱 消费贷款量力行

某些不法经营者与网贷平台合作,在给消费者推销价值较高的商品或服务时,会以优惠折扣或无息贷款等承诺,诱导消费者办理金融消费贷款。

省消保委提醒消费者,在购买商品和接受服务需要贷款时,请量力而行。确需必要,请首选正规银行的分期贷款服务。签约时注意查看合约条款,在涉及金额较大时,建议请律师或专业人士把关。

七、预付消费投诉多 大额办卡要慎重

一些经营者利用大额优惠诱导,通过线上或线下方式预收消费者资金后,不按照约定提供商品或服务等给消费者造成损失。

省消保委提醒消费者进行预付消费时要慎重,签订协议时查看有无不平等条款,谨慎办理大额预付消费卡。

八、儿童托管重安全 实查细看保平安

个别托管经营者在经营场所内,未依法采取必要措施保护儿童安全,造成儿童受伤后,对家长的合理维权诉求采取消极应对措施,侵害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省消保委提醒消费者在选择托管场所时,注意查看其经营资质情况,以及经营场所设施和安全制度措施是否齐备。

九、教育培训选正规 分段付费风险低

去年,受疫情影响,线下培训机构无法如期开课,有部分教育培训机构发生履约困难、拖延退费和关门倒闭等情况。

省消保委提醒消费者选择证照齐全、信誉良好的教育培训机构,签订详细清晰的合同,按学期分段支付学费。

十、宠物消费新热点 留好凭证是关键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宠物及相关产业消费逐年增加,投诉也开始增多。

省消保委建议消费者购买宠物,请选择口碑信誉良好的商家。付款时,索要发票、疫苗注射凭证,最好能书面约定健康状况和品种等细节。

责任编辑:张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