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市场监管 > 特别推荐 >
分享

近日,利用闲暇之余把《觉醒年代》观看了一遍,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曾几何时,书中冷硬的理论,被一群人当作毕生的理想信念去奋斗和牺牲,李大钊、邓中夏、赵世炎、陈延年……一个个平日容易混淆的人名也因为心中怀揣的信念变得耳熟能详起来,他们用生命给我们演绎了什么是信仰。

1916年春,年仅27岁,正值青春的李大钊用“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的豪言壮语展现出青年人朝气蓬勃的进取精神,激励了无数的爱国青年跻身投入救国救民的革命浪潮中。在那个满目疮痍的旧中国,“背黑暗而向光明”,用青春、热血和自己所坚信的信念,披荆斩棘换来了后人的幸福。

“光阴似流水,不一会,课毕放学归,我们仔细想一会,今天功课明白未,老师讲的话,可曾有违背,父母望儿归,我们一路莫徘徊,将来治国平天下,全靠吾辈,大家努力呀,同学们,明天再会。”每当听到剧中的这首歌,总有种难以抑制的冲动,革命先辈纯净的且没有丝毫杂质的爱囯之情,看得让人心潮澎湃、热泪盈眶。

百年后的今天,已是“赤旗的世界”,先辈们梦寐以求的生活成为了现实,是时代造就了他们,更是他们造就了时代。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更应当铭记党的历史,承袭革命先烈的家国情怀,革命先烈不变的初衷与誓言,真正的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愈走愈远。

责任编辑:张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