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市场监管 > 质量监督 >
分享
        从8月27日在陕西杨凌召开的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旱区农业)推进会上获悉,设在杨凌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以下简称杨凌示范区)的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旱区农业),计划到2022年建成我国旱区农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的综合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形成一套可复制推广的技术标准创新与示范应用服务模式,推动我国旱区农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
        陕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建设,陕西省副省长徐大彤要求,“一定要把这项工作做好!”

        为了将这项工作落到实处,陕西省市场监管局将创新基地建设列入了2020年重点工作任务。杨凌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专题研究创新基地建设工作,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任组长,各有关部门一把手为成员的示范区标准化工作推进小组。

        杨凌示范区是我国首个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也是全国唯一的农业自贸片区,具有“省部共建”体制优势和“区校融合”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优势。

        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是《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确定的国家级技术标准创新服务平台,将充分发挥杨凌示范区的优势,按照“核心示范、带动旱区、服务全国”目标定位,力争到2022年建成以国家(杨凌)农业标准化研究推广服务中心为实施主体的旱区农业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建成5个以杨凌为核心展示示范区的农业技术标准创新应用示范基地,培育1个国家旱区农业产业创新联盟和5个技术标准创新团队,创新研制15~20项旱区农业技术标准,加强与国内外农业技术标准合作交流,打造一个集标准、检测、认证等专业技术服务于一体的旱区农业技术标准创新服务体系。

       基地建设确定的重点任务包括以下方面:

       探索农业技术标准创新机制,打造技术标准创新核心区。充分发挥“省部共建”机制优势,构建以陕西省市场监管局为指导、杨凌示范区管委会为主体的创新基地建设协调机构。成立国家(杨凌)农业标准化研究推广服务中心,负责创新基地建设的总体规划、组织协调和业务对接。联合农业、科技等有关部门及科研院所合作共建创新基地建设联动机制,组建旱区特色农业技术标准创新联盟,构建“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协同的创新工作模式,提升旱区农业科研成果转化应用质量和服务水平。

       汇聚旱区农业技术创新优势资源,打造标准化人才聚集区。面向国内外干旱半干旱区农业管理者、专业技术人员和生产经营主体,开展标准化学历、专业知识和管理技能培训。培育一批高素质标准化人才队伍和公益性与经营性相结合的技术标准推广服务团队。

       协同推进旱区农业技术标准创新,打造旱区产业发展引领区。围绕旱区主要特色农业产业的全产业链,同步推进技术标准创新、特色产业发展和科技成果推广。创新制(修)订15~20项旱区农业技术标准。

       构建农业技术标准创新资源共享平台,打造标准应用服务区。打造涵盖农业大数据、检测、认证、溯源、科技服务于一体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服务平台;联合区内标准技术服务机构,聚集国内外高端涉农企业,构建以农业技术标准信息查询、标准化人才培训等为支撑的旱区特色农业技术标准创新应用服务体系。

       加强标准化对外交流合作,建设国际农业技术标准合作交流高地。加强与“一带一路”“上合组织”国家的现代农业国际交流合作,指导相关机构、企业开展我国小麦、玉米等旱区特色农业技术标准的翻译和适应性验证,探索我国农业技术标准在境外的应用及标准互认路径。

责任编辑:张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