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市场监管 > 质量监督 >
分享

  金秋飘香,硕果累累,是收获的季节。

  三年前的九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发布实施。

  三年来,渭南市委市政府坚定走高质量发展之路,紧扣关中平原城市群次核心城市建设主题,把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融入全市经济社会各个方面,质量强市战略深入实施,质量安全监管水平不断提升,经济社会质量发展基础得到夯实,城市竞争力明显增强,激发渭南高质量发展、追赶超越新活力。

  市场主体活跃,连续三年实现增长。新发展市场主体达到107504万户,平均年增长8 %。全市新注册商标总量 23799件。

  标准引领凸显,承担(筹建)陕西省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5个,位列全省第一;308家企业公开声明4058项标准,涵盖5586种产品,位居全省前列。

  产业竞争力形成新优势渭南3D打印科技企业孵化器进入国家第一梯队,高端印刷机械全国市场占有率近80%,“中国酵素城”领跑大健康产业。

  农产品区域品牌特色鲜明,“白水苹果”“大荔冬枣”“蒲城酥梨”“临渭葡萄”“富平柿饼”“富平苹果”“合阳红提葡萄”“澄城樱桃”八个水果区域公用品牌总价值达到185.69亿元,同比增长29.55%。

  服务业跨上新台阶,渭南市行政服务大厅成为国家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单位,富平陶艺村成为国家级旅游服务标准化试点单位,渭南博思特家政公司成为国家级家政服务标准化试点单位。三产旅游更具活力,旅游人数、总收入均增长15%以上。

  美丽乡村建设步入快车道,创建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15个、省级美丽乡村标准化示范村9个。

  粮食总产实现“十五连丰”,设施农业面积、产量均居陕西第一。

  区域经济发展各具特色白水县、蒲城县成功跻身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富平县被评为世界奶山羊产业发展示范区,合阳县成为全国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华阴市被列为全国乡村振兴与特色小(城)镇绿色发展试点,华阴市成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试点县。

  质量工作考核连续三年进入陕西前列。

  渭南市地处八百里秦川最东端,面积1.3万平方公里,人口560万,素有“华夏之根、文化之源、三圣故里、将相之乡”的美誉。

  质量提升行动开展三年来,渭南市通过强化政策支撑、优化营商环境、夯实质量基础,提升监管效能,全力聚势能提质量,倾力推进工业转型、农业提升、旅游升级,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渭南全市经济结构更趋合理,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7.8:37.2:45.1,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稳步提升,今天的渭南已经成长为集聚潜能的新兴城市。

  强化政策支撑,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建机制,构建起“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合、企业主责、社会参与”的大质量工作格局,成立以市政府主管副市长为组长的质量强市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质量强市推进委员会全体会议,统筹质量发展规划制定、质量强市建设、质量品牌发展、质量基础建设。

  定政策,政府下大气力以政策引导,推动质量提升、支持创新发展。以政府名义相继颁布并实施《渭南市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实施方案》《渭南质量奖管理办法》《渭南市关于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实施方案》《渭南市标准化奖励办法》《渭南市委市政府关于落实食品安全党政同责的意见》《关于印发省市共建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关于加强全面质量监管工作的意见》。

  强考核,出台了《渭南市质量工作考核办法》,组织开展对12 个县(市、区)人民 政府(管委会)质量工作情况考核,从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等领域的质量安全和质量发展两个方面进行,包括质量目标完成情况和质量措施落实情况。市政府通报考核结果。

  制定《食品安全行政责任追究办法》《渭南市食品安全考核评议办法》,细化了责任,明确了要求,进一步夯实食品安全责任。

  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掌上渭南”APP上线运行,政务服务网办率达到93.4%,办照时间由原来的5个工作日缩短到最快30分钟。

  全面推行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变更登记、注销登记、备案登记等业务全部融入网上登记系统,推行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和电子营业执照改革,做到了企业登记全程“无介质、无纸化、不收费”。

  简化企业登记程序,从名称核准、审批时限、经营场所、注册资本、先照后证、年度报告等六个方面简化程序、降低门槛,取消了无法律法规依据的证明文件。简化企业退出程序,优化一般程序注销登记,简化清算组备案程序,企业可以通过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免费发布注销公告,降低注销成本。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用时压减到70个工作日,整体工作位列全国第一方阵。

  截止2020年7月底,全市累计市场主体总数237078户,其中企业55601户,个体13843户,农专7634户。今年新发展24415户,较去年同期增长4.89%。其中企业6489户,较去年同期增长16.33%。个体17535户,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23%。农专391户,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3.71%。

  夯实质量基础,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以先进标准为引领,拥有行业话语权

  完善标准,累计主导或参与制修订国家和行业标准31项,制订省、市级地方标准123项。相继成立酵素、美丽乡村、家政服务、印刷机械、果蔬等5个省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拥有了行业话语权。组建电热毯、家政服务和印刷机械3个联盟,制定7项联盟标准,提升产业竞争力。

  农业:以白水苹果、蒲城酥梨、大荔冬枣、临渭葡萄、合阳红提为重点,构建特色农产品技术标准体系。共制定地方标准79项,其中省级地方标准24项,市级技术规范55项;建成29家国家级、18家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全市累计认证无公害基地96家,绿色食品认证26家,有机农产品认证62家,登记农产品地理标志11个。

  服务业:形成家政、养老、陪护、物业托管、培训、公益活动等六大门类服务为一体、涵盖200多项子服务的综合型家政服务体;主导制定的《家政服务指南 居家养老》《家政服务指南 母婴护理》填补了省级家政服务地方标准的空白;2019年由渭南市家政公司起草编写的《陕西省家政服务体系规划2019-2023》正式发布,树立起渭南家政服务业品牌新形象。渭南市行政服务大厅以优异成绩通过首批国家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单位验收。

  以先进技术为支撑,占据发展制高点

  助力主导产业、重点产业、新兴产业,紧跟技术前沿,形成竞争新优势。

  全国首家以酵素产品研究为中心的院士工作站落户渭南,陕西省发酵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已建成投运。与中国科学院西安分院微生物研究所合作,筹建中国酵素菌种库,着力科技成果转化,引领行业发展。

  渭南高新区增材制造产业园,吸引了西安交大卢秉恒院士团队、西北工业大学黄卫东教授团队等12个国内3D打印顶尖团队入驻,累计获得专利700项以上,入驻企业100家。先后成为增材制造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国家级3D打印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级3D打印众创空间、增材制造国家创新中心产业化基地。已成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产业园区之一。

  渭南被外界称为“印刷机械城”。这里聚集了一批以陕西北人印刷机械有限责任公司、陕西欧泰印刷包装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渭南秦亚印刷包装机械有限责任公司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企业。渭南市印刷企业申请专利达450多项,软件著作权40多项。

  以增强检验检测能力为手段,全面提升产品质量。

  依托渭南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筹建了陕西省化肥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和陕西省发酵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测中心使用面积3000㎡,检测设备资产1800余万元。检验资质范围涵盖271种产品,1198个参数。

  2019年“陕西省发酵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能力提升建设”被陕西省科技厅列入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资金计划项目,拨款85万元用于检测设备购置和技术能力提升;目前正在从事《加工工艺变化对富平柿饼质量影响的研究》、《酵素产品中总多酚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分别是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科研项目、渭南市2019年度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实施科学监管,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以“双随机一公开”、科学风险防控为手段,提升监管效能。

  “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工作顺利推进,建立了“一单两库”,根据实际动态更新,为渭南市场监管领域“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工作有序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目前全市市场监管系统共建立了26大项,100项具体事项的抽查事项清单,抽查事项分为一般检查事项和重点检查事项,涵盖了营业执照、食品安全、计量检测等多个业务方向。

  依托公示系统建立了抽查对象名录库。该名录库包括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个体工商户共计236872户市场主体和其他主体,也包括产品、项目、行为等;执法人员名录库内目前有执法人员1027名。

  明确了抽查方式和内容,制定了抽查计划。全市抽查各类企业1900户,个体工商户4788户、农民专业合作社239户,跨部门联合抽查工作在持续推动当中。

  风险防控手段更加科学,先后印发《渭南市食品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关于进一步推进特种设备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工作的通知》《渭南市特种设备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实施细则》,不断压紧压实风险管控和隐患治理“责任链条”。

  防范食品安全风险,完成食品生产企业风险评定304家,食品经营企业风险评定5347家。建立完善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全市23家食品企业建立了食品安全追溯系统,高风险食品的监督检查覆盖率100%。

  防范农产品安全风险,在市级及10个县区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900余家农产品生产基地纳入追溯管理,累积发放“二维码”追溯标签3万张。

  防范特种设备安全风险,持续加大特种设备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力度,组织、指导电梯、客运索道等特种设备应急演练活动216次,排查整治隐患669起。

  渭南质量提升典型案例:

   印刷机械迈上中高端,形成竞争新优势。

  渭南市被称为“印刷机械城”。

  印刷机械经过三十年发展,高端印刷机械在全国市场占有率近80&%,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等16个国家和地区。

  以陕西北人印刷机械有限责任公司、陕西欧泰印刷包装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渭南秦亚印刷包装机械有限责任公司等高新技术企业为龙头,聚集了十几家中小微企业,让渭南成为全国印刷机械制造的集聚地。

  在这个印刷机械聚集区,形成以专利技术为核心的标准体系,带动中小微企业走向中高端,提升了产业竞争力。

  以陕西北人为龙头的5家高新技术企业,参与制定国家标准5项、行业标准10项,省级地方标准6项;获得发明专利260余项,软件著作权40多项。

  与之形成了完整配套产业链。其中套色系统和静止画面影像系统在国内占有率在70%以上,电子轴系统在国内占有率超过30%,取得专利6项,软件著作权20项。

   大健康酵素产业完善三大体系  成为行业领头羊。

  “中国酵素城”位于渭南经济技术开发区,在精心打造基础上,不断加快推进中国酵素城标准体系、质量监管、技术支撑三大体系建设,在标准制定、产业配套、质量监管、技术支撑等方面为创业者提供全方位服务。

  成立全国首家省级“酵素产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指导制定标准6项、参与审议标准7项, 2019年立项酵素团体标准7个。

  建立科学的品质管理体系,推进“一馆一平台六中心”配套建设。建成中国酵素馆、网上中国酵素城、中国酵素检验检测中心、研究与应用中心、中试中心、产业培训中心、产业示范中心、双创中心等一馆一平台六中心,成为行业的引领者。

  为入驻企业提供从标准制定、研发中试、质量监管、品牌推广、营销资源整合等全产业链服务。与中国科学院西安分院微生物研究所合作,筹建中国酵素菌种库,着力科技成果转化,进而占据行业发展的制高点。

  目前入驻企业60余家,研发酵素新品100余种,行业优势凸显。

  “大荔冬枣”面积全国最大,品牌价值鲜食枣类全国排名第一

  “大荔冬枣”区域公用品牌评估价值再创新高,达到48.68亿元,总价值比2019年度增加3.74亿元,鲜食枣类全国排名第一。在G20杭州峰会和首届世界苹果大会上被指定为专供水果。

  大荔县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命名为“中国枣乡”。大荔县冬枣种植面积达到42万亩,成为全国种植面积最大的区域,设施冬枣面积达40万亩。年产量50万吨,占全国市场份额三分之一以上。

  “大荔冬枣”取得绿色产品基础认证和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定,全县通过三品认证的冬枣企业20家,25万亩冬枣获得绿色食品证书。

  制定了《冬枣》国家标准和冬枣高效优质栽培技术规范体系,建立了冬枣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实现对全县冬枣产地、生产监管、销售去向等各环节全程可追溯,建设了7个冬枣产业示范园区,出台《关于冬枣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行动的实施意见》,建成中国枣文化博览园,成为乡村旅游一景。

  冬枣产业已成为当地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和农民增收、脱贫奔小康的支柱产业。

  富平柿饼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畅销海内外。

  富平县被誉为“中国柿乡”。富平柿饼先后被列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产品不仅畅销国内,还出口韩国、日本、俄罗斯、新加坡等国家。

  通过政府引导、质量标杆带动、互联网助推,全县柿子总面积达到 13 万亩,年产鲜柿 5 万吨,加工柿饼 1 万吨,年产值 2 亿元,柿子产业总产值 6.5 亿元。

  制定了富平柿饼地理标志产品的省级地方标准、柿子产品生产及加工技术规范,采用“公司+农户”、“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生产推广种植。

  发挥品牌引领作用,积极组织柿饼加工企业申报省市名牌产品以增强企业品牌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6 家企业批准采用“富平柿饼”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标志。富平洋阳柿饼专业合作社和富平县骐进生态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先后获得渭南市名牌产品。

  提升品牌影响力,推广活动相继开展,第二届全国柿生产和科研进展研讨会,中国柿子加工论坛暨首届富平柿子节,首届“全国柿饼产品展示和鉴评会议”先后举办。

  电子商务蓬勃发展,目前已形成“柿饼哥”、“老农乐”、“柿子红了”等一批知名电商品牌,全县已审批经营柿饼产品的电商企业达 400 余户,富平县政府与北京二商集团、北京新发地建立直供平台,京东商城特色农产品富平馆上线运行, 柿饼年销售量突破1000 吨。

  渭南旅游服务提档升级,跃上发展新台阶

  渭南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素有华夏之根、文化之源、三圣故里、将相之乡美誉。

  这里有奇险天下第一山之称的华山,风景秀丽的洽川,还有少华山、黄河龙门等一批特色鲜明自然景观。也有历史名人有司马迁祠,渭北帝王陵墓群,还有国内迄今为止保存最好的明清建筑村寨——党家村等等。

  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做强旅游文化品牌,近年来渭南从开展“三创三评”活动、发展“智慧旅游”、标准化培育示范单位等入手,促进了旅游服务业提档升级。旅游服务质量指标稳居陕西前列。接待游客人次,旅游综合收入均呈现两位数增长。

  “三创三评”活动,即创建旅游标准化示范单位、旅游系统文明单位、渭南优质旅游示范镇(村)和评渭南最美旅游民宿、渭南最佳旅游研学基地、渭南最优旅游服务标兵,促进渭南优质旅游全面提升,促进全市旅游业向品质化和品牌化发展。

  发展“智慧旅游”,建设渭南旅游电子地图系统、旅游呼叫中心、旅游电子商务平台和导游信息管理系统,优化旅游网站,满足市场化需要。

  培育标准化建设示范单位。开展旅行社业务操作标准化建设,星级饭店评选,全面推广《绿色旅游饭店•文化主题旅游饭店设施与服务规范》《文旅游民宿设施与服务规范•精品饭店》标准。推广实施《旅游景 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旅游景区服务指南》《•旅游景区游客中心设施与服务规范》《旅游景区讲解服务规范》标准,服务质量全面提升。

  开展诚信体系建设,建立旅游企业和旅游从业人员行政处罚和不良信息清单目录,建设旅游市场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完善“诚信渭南”门户网站和旅行社质量信誉网,定期公布相关信息,营造良好旅游环境。

  加强市场监管,联合公安、市场监管、交通、物价、城管等部门,查办案件、整治旅游市场,严格执行常态化退出机制,推动“全国旅游服务监管平台”应用,推进旅游市场监管随机抽查,健全完善旅游投诉处理和服务质量监管综合协调机制,坚持有诉必查,有诉必复。

责任编辑:张伟